聚焦课堂行而不辍 笃行致远追新而驰
——记温州市张克龙名师送教工作室第16次活动
聚焦课堂行而不辍,笃行致远追新而驰。为增进工作室学员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理解,提升化学教育科研能力,推进工作室负责的省教研课题《化学课堂指向学科理解的课堂学习任务》(G2022097)成果辐射,启动新一轮工作室省级课题《思维可视化:增进学科理解的高中化学课堂学习任务设计的策略研究》,2024年12月26日围绕活动主题“基于真实情境下的化学问题解决的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工作室送教活动在平阳中
学举行,温州市张克龙送教工作室全体学员,乐清市苏香妹名师工作室全体学员,省张克龙名师网络工作室绝大多数学员共30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分为公开课展示、课堂评析、专题讲座三环节。
上午,平阳中学蔡武进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堂《初探有机反应机理》的展示课。蔡老师以2024年6月的选考真题,有机反应历程的探究为情境,通过猜想、推理、应用等方式对选考12题的点、线、面进行全面剖析,建构了解决有机反应机理题的模型--“多元”模仿、“多维”理解、“多层”应用。整堂课的设计,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增进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本质理解,发展了学生的深度思维。紧接着,工作室学员乐清大荆中学周金江老师给我们带来了《洞察结构 本原认知—NH3性质探究》的展示课。周老师以NH3为载体,通过N的电负性、N上的孤对电子对,N-H极性等认识氨分子结构的三个认识角度,分别围绕中心原子的电负性对孤对电子形成氢键
、参与配位键形成的难易,相连基团对孤对电子对、氮氢键极性影响等认识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结构与性质关系的认识思路。周老师的课堂
开放自如,任务驱动明确,问题逐层深入,形成了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提升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工作室学员,省教坛新秀张秀荣,站在《基于真实情境下的化学问题解决学习任务设计》角度评析两节课,并从真情境、真问题、真探究、真解决、真评价等5个角度谈了她对当下新课程、新教材、新课标、新选考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认识。她认为,基于真实情境的课堂学习任务设计需要创设真情境,引发示威冲突;需要巧设真问题,搭建思维台阶;需要妙设真探究,凸显思维可视化;需要陈
设真评价,实现思维迁移;需要形成认识角度与认识思路结构化达成真解决。她还强调基于真实情境的教学,其真正目的是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和方法,建构思维模型,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
温州二高正高级教师黄秀娟老师作了《脑科学赋能化学课堂教学》的专题讲座。黄老师分享了三脑理论、四种重要快乐递质的脑科学基础知识,提出了化学课堂提升的策略:首先要构建化学自主学习模型,其次要开展基于情境--问题双轮驱动的教学模式,最后要建立教学评的正面反馈。
工作室学员,平阳中学正高级教师孔德淼老师作了《认识方式的转变与发展之教学的思考》的专题讲座。孔老师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整理并解决了《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
的常见疑难问题。他指出身为化学教师,不仅要有教师的化学素养,更要有像专家一样的思考方式,教师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学生的深度理解。
活动的最后,工作室负责人,特级正高级教师张克龙老师给我们带来了《思维可视化:实验教学学习任务设计》的专题讲座。他以具体的实验教学为例,指出了思维可视化的实验课堂的建构策略、素养培养路径、教学设计改进路径,明确了什么是思维可视化,如何在实验课堂真正实现思维可视化。
工作室导师,乐清市苏香妹名师工作室负责人苏香妹对于工作室各成
员这一年来的表现以及取得的进步作了充分的肯定。苏老师引用《易经》里描述人生的六个阶段:“潜龙、见龙、惕龙、跃龙、飞龙、亢龙”,强调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与变化,以此激励工作室各成员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蓄积能量,保持进取心,抓住机会,寻求教学事业上更大的成就。
泛其至难而图其至远,2025新年元旦即将到来,新一年,新期待,积极探索,“研”学路上,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