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朱新余2023 > 本市信息 > 记温州市朱新余“名师送教”工作室第7次活动

记温州市朱新余“名师送教”工作室第7次活动

浏览量:108|发表日期:2025-10-15|来自:

凝心聚力促成长,砥砺前行共远航

 ——记初中数学朱新余名师工作室第11次研修活动

秋兰飘香,学意正浓。为深入探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提升工作室成员的教学与研究能力,温州市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在鲤溪乡中学成功举办了第11次集中研修活动。本次活动由全体工作室成员及部分兄弟学校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共研共进。

教师一:关于命题的思考——从“知识立意”到“素养导向”

首位分享的谷雄鹏老师,以《新中考下试题的一点思考》为题,剖析了2024年和2025年初中数学命题中存在的一些现象。详细阐述了素养导向命题的几大特征:一是注重情境的真实性,将数学问题置于学生可理解的实际生活背景中,考查其建模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强调思维的层次性,试题设计应涵盖基础巩固、能力提升与综合探究等多个层面,关注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考查;三是体现内容的综合性,打破章节壁垒,设计能够串联多个知识点的题目,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四是关注文化的渗透与价值的引领,适当融入数学史、数学文化或科技前沿内容,体现数学的育人价值。

 

他特别强调,命题不仅是评价的工具,更是教学的“风向标”与“指挥棒”。一份好的试卷应能引导教师反思教学,促进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他的分享引发了在场教师对日常练习、单元测试乃至大型考试命题工作的深入反思。

 

教师二:教学相长,评价落实——构建师生共进的活力课堂

紧接着,童宗雨老师以《教学相长,评价落实》为主题,分享了在课堂教学与评价实践中的探索与感悟。他认为,从换位思考的角度思考,如果你是家长,你希望你的孩子遇到怎么样的老师?童老师提出以下几点期待


童老师认为,每一位老师应该要注重板书的书写,从板书排版体现老师备课的过程,体现老师对课程的理解,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教育教学中提倡学生准备活页本,进行错题的整理和重做,老师通过错题变式进行一周一次的检验,攻破重点难点。班级里安排一周或者二周做一次知识点的整理,再次让学生对知识点进一步进行巩固,打下扎实的基础。关注家校沟通,利用钉钉进行家校联系和对个别问题的解答。

更多关注基础薄弱孩子的学习。关于作业,必须全批全改,发布视频答疑,全程盯着订正。

专家引领,明晰方向

1.永嘉县附属中学校长金建平老师

工作室荣幸地邀请到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金建平老师作专题报告。金建平老师以《换个角度看课堂》为题,从这5个方向进行探讨:1.了解课堂的基本情况,2.诊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3.评判教师教学的大致水平,4.学习借鉴同行的优势长处,5.改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从新课标的核心要义出发,结合丰富的教学实例,深刻剖析了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挑战。他强调,数学教学不应仅是知识的传递,更应是思维方法的启迪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师需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应用的完整探究过程,让数学思维在课堂中真实发生。

 

2.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胡明雷老师

工作室荣幸地邀请到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胡明雷老师作专题报告。胡明雷老师以《新课标理念下的教材疑点堵点分析》为题,讲解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疑点。“有疑处”释疑,疏通教学堵点。 针对教师们普遍反映的教学难点,如认识方程中尝试检验法的应用”、“整式的乘法教学中的联系实际图形”、“图形的对称轴”等,胡明雷老师抽丝剥茧,不仅提供了清晰的教学路径,更分享了如何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线、编织成网,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

 

聚焦核心素养,落实育人目标。 整场讲座,胡明雷老师始终将“如何通过破解疑点堵点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作为落脚点。他强调,教师对教材的每一次深度剖析,都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模型观念和应用意识,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思维生长的沃土。

 

3. 温州市教育研究院章才岔老师

作室荣幸地邀请到温州市教育研究院、正高级教师章才岔老师作专题报告。章才岔老师以《围绕新课标基于新教材实施大单元与跨学科教学设计》为题,从新课标的“三会”核心素养——“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切入,深刻剖析了当前数学教学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的必然趋势。专家指出,传统的碎片化教学难以承载素养培育的重任,而大单元教学正是实现知识结构化、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要路径。它要求教师超越单个课时局限,以学科大概念为统领,构建“纲举目张”的知识网络,让学生在整体认知中把握数学思想的本质。

谈到学生答题,章才岔老师指出,部分学生会想不到这道题为什么这么做,但是课堂又是听得懂的,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师从备到教再到评的这么整个闭环不停循环的过程。

谈到中考卷,对比2024年与2025年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知识点的考察,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推理能力等有了更明确的要求,对教师命题方向有了更清晰的方向性。对概念性的理解,计算要做到会算,推理要有理有据,不要自己加条件,想当然,书写要有逻辑的书写。

 

    此次工作室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观摩学习、研讨交流的平台,更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初心,深耕教学,在教育的沃土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